栏目分类

热点资讯

新闻动态

你的位置:香格里拉注册 > 新闻动态 > 生产企业产品质量问题责任划分及异常处理流程(附制度案例)

生产企业产品质量问题责任划分及异常处理流程(附制度案例)

发布日期:2025-06-23 22:24    点击次数:59

一、质量问题责任划分的原则:

1、先搞清原因,用数据支撑责任划分;

2、责任不要分得太细,分到部门就够了;

3、处理要有层次,从轻到重,逐级加大处罚;

4、清晰的规则是关键,防止责任不明。

二、质量管理部门是否承担责任?

质量管理部门的质量责任并非一刀切,而是根据具体情况划分:

图片

三、责任划分原则与流程

1.责任划分原则

图片

2. 责任划分流程

图片

3. 常见责任划分案例

· 生产问题:生产部未按工艺要求操作导致质量问题,生产部承担主要责任,质量部承担次要责任。

· 设计问题:研发部设计缺陷导致质量问题,研发部承担主要责任,质量部承担次要责任。

· 采购问题:采购部未按标准采购物料导致质量问题,采购部承担主要责任,质量部承担次要责任。

四、生产异常处理流程:

第一部分:职责分配

1、生产管理人员:

负责发现异常、确认数据,并协助处理。

2、工程技术部:

负责分析异常原因,提出改善对策。

3、品质部:

确认异常影响范围,跟进改善效果,管控来料,制定纠正预防措施。

4、生产部

负责协调总体计划,核实工时和物料,组织异常分析。

5、总经办及研发部:

负责重大异常的决策和稽核。

第二部分:异常处理流程

第一步:生产部异常发现与上报

生产人员在生产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,如产品与样品不符、成品达不到标准要求、来料无法使用等;立即上报生产领班、工程部、品质部等相关人员。

第二步:异常确认到现场确认异常情况

1、工程部和品质部相关人员若异常可接受,通知生产线继续生产。

2、若异常不可接受,进入“第三步”。

第三步:开出异常报告

生产领班或IPQC在异常发生后的10分钟内开出《制程异常报告》,并将异常报告发送给相关部门(工程技术部、品质部、生产部、研发部、总经办等);

第四步:异常原因分析

工程部对异常进行初步分析,判断异常原因(工艺问题、设计问题、来料问题等)。

PE(工艺工程师)进一步分析,确定具体问题类型。

第五步:问题分类处理

1.工艺问题

PE提出解决方案,品质部确认方案可行后,PE和工厂工程部现场指导生产线员工调整作业方法;PE需等到生产员工做出2件合格品后方可离开现场,品质部全程跟踪监控。

2.设计问题

PE与研发部协商,提出临时解决方案,确保生产不受影响。

长期方案由研发部负责优化。

3.来料问题

SQE(供应商质量工程师)与供应商沟通,要求供应商提供临时解决办法(1个工作日内回复)。

若需我司加工挑选,扣除供应商相应费用,生产部配合执行。

品质部协助SQE分析问题,确保后续来料质量。

第六步:异常处理与记录

生产线因异常导致的待工、返工工时记录在当天的《生产日报表》中,并统一汇总。

第七步:生产线异常处理规则

1.机器不良

若机器不良导致的异常超过2PCS,品质部要求停线调整。

不良率超过1%,由生产或工程、品质开出《制程异常单》。

2.反馈与响应

生产管理人员需在1小时内得到相关部门的处理指示,否则生产有权停线待工。

3.PE响应时间

PE需在3小时内回复短期解决措施。若为重大异常,PE反馈给工程部经理,由经理组织相关部门开会商讨;

4.解决方案确认

PE分析原因需准确、专业,解决方案需经生产部、品质部签字同意。

若有部门不同意,PE需重新分析,直至达成一致。

5.工艺/返工指导

若需更改工艺或返工,生产部和品质部有权要求工程部提供指导文件。

工程技术部需在4小时内提供简易作业指导书或返工流程,生产部按指导文件作业,品质部现场监督。

6.意见分歧处理

若各部门对解决方案有分歧,工程部召集会议,统一意见后分配任务。

执行中出现问题由产品部协调处理。

若无法达成统一意见,上级安排主导部门或个人负责,其他部门必须配合。

7.品质监督

品质部全程监督跟进异常处理过程,发现问题及时汇报。

第八步:异常物料处理

1.物料停用

若品质部或SQE判断为物料不良,由物控员发出物料停用通知单。

2.物料退换

生产部在1个工作日内开具退料单,将不良物料退回仓库进行退换。

第九步:制程异常报告要求

1.报告内容:包括机型型号、工单号、时间、异常描述、不良率等。

2.异常描述:详细描述不良现象、总生产数量、不良数量、不良比率、确认人等。

3.原因分析:PE提供的分析需准确、客观、详细。

4.改善措施:PE提出的解决方案需经生产部、品质部认同。

5.报告要求:明确工时费用、物料损耗等内容,若需生产部协助挑选,需注明清楚。

五、质量责任划分的意义

1、提升质量意识:通过明确责任,倒逼各部门“一次做对”,减少质量问题发生。

2、快速解决问题:避免部门间推诿,缩短事故处理周期。

3、量化损失追责:将经济损失与责任部门/个人挂钩,强化执行力。

六、制度案例:

《某公司质量问题追责管理办法》

第一章 总则

第一条 目的

为明确公司质量问题的责任归属,落实质量责任,提升全员质量意识,预防同类问题重复发生,确保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,特制定本办法。

第二条 适用范围

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内部各部门、所有员工、配套供应商及外包物流公司等与质量活动相关的所有主体。

第三条 职责划分

质量管理部:负责质量事故的调查、处理、责任认定及奖惩执行,组织重大质量事故及责任不明问题的判定。

财务部:负责质量事故的损失统计及奖惩兑现。

各职能部门:负责本部门质量责任追究制度的执行与落实,配合质量管理部进行质量事故的调查与处理。

配套供应商及外包物流公司:依据合作协议或合同条款,由采购部或营销部负责对其质量责任进行追究。

第二章 质量事故分类

第四条 质量事故分类

一般质量事故:经济损失在10万元以下。

重要质量事故:经济损失在10万元至100万元之间。

重大质量事故:经济损失在100万元以上,或产品违反相关法律法规,被行政主管部门通报、处罚,或出现安全性事故。

第三章 责任界定

第五条 责任界定原则

直接责任人:引起质量事故的直接行为人。

主要责任人:同一事故中起主要作用的直接行为人。

次要责任人:同一事故中起一般作用的直接行为人,如校对、审核人员、辅助作业人员等。

管理责任人:因管理失误发生质量事故的管理人员及所在部门负责人。

连带责任人:发生重大质量事故时,对其负有管理责任的直接领导、间接领导及主管领导。

第六条 责任界定细则

1. 标准未执行:

由标准执行部门承担全部责任。

2.设计未评审:

由产品及过程设计部门承担全部责任。

3.文件编制错误:

标准制定部门承担主要责任,会签部门承担次要责任。

4.工程变更未执行:

变更申请部门承担主要责任,变更实施部门承担次要责任。

5.供应商管理问题:

供应商管理部门承担全部责任。

6.采购件质量问题:

供应商管理部承担主要责任,采购管理部承担次要责任。

7.过程转序不符合标准:

制造部门承担全部责任。

8.运输不当:

物流运输管理部门承担全部责任。

9.设备维保问题:

设备维保部门承担主要责任,使用部门承担次要责任。

10.审核不符合项未整改:

各责任部门承担全部责任。

11.新产品开发未通过质量评审:

批准项目量产部门承担主要责任,制造部门承担次要责任。

12.未经确认合格的产品流入客户端:

产品放行部门承担全部责任。

13.质量监管不到位:

问题产生责任部门承担主要责任,品质部门承担次要责任。

第四章 责任追究流程

第七条 责任追究流程

事故上报:发生质量事故后,相关部门应及时上报质量管理部。

事故调查:质量管理部组织相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,明确事故原因及责任主体。

责任认定:根据调查结果,明确直接责任人、主要责任人、次要责任人、管理责任人及连带责任人。

处罚执行:根据责任认定结果,按照处罚标准执行处罚,并由财务部负责奖惩兑现。

纠正措施:责任部门应制定并落实纠正措施,防止同类问题再次发生。

第五章 处罚标准

第八条 处罚标准

重大质量事故:

· 领导责任:3000~10000元

· 管理责任:1000~3000元

· 主要责任:500~1000元

· 次要责任:300~500元

重要质量事故:

· 管理责任:500~1000元

· 主要责任:300~500元

· 次要责任:100~300元

一般质量事故:

· 主要责任:100~300元

· 次要责任:50~100元

第六章 奖励机制

第九条 质量奖励

及时发现隐患:对及时发现质量问题隐患,避免质量事故发生的部门或人员,视具体情况予以奖励。

质量改进突出贡献:对保证和提升产品质量做出突出贡献或对质量方面有显著改进的,予以重奖。

首次错误注重改进:对首次错误且积极改进的,可适当减轻或免于处罚。

第七章 附则

第十条 本办法由质量管理部制定,报总经理核准后实施,修改时亦同。

第十一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生效。

(完)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Powered by 香格里拉注册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